2131.连接两字母单词得到的最长回文串

目标

给你一个字符串数组 words 。words 中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包含 两个 小写英文字母的单词。

请你从 words 中选择一些元素并按 任意顺序 连接它们,并得到一个 尽可能长的回文串 。每个元素 至多 只能使用一次。

请你返回你能得到的最长回文串的 长度 。如果没办法得到任何一个回文串,请你返回 0 。

回文串 指的是从前往后和从后往前读一样的字符串。

示例 1:

输入:words = ["lc","cl","gg"]
输出:6
解释:一个最长的回文串为 "lc" + "gg" + "cl" = "lcggcl" ,长度为 6 。
"clgglc" 是另一个可以得到的最长回文串。

示例 2:

输入:words = ["ab","ty","yt","lc","cl","ab"]
输出:8
解释:最长回文串是 "ty" + "lc" + "cl" + "yt" = "tylcclyt" ,长度为 8 。
"lcyttycl" 是另一个可以得到的最长回文串。

示例 3:

输入:words = ["cc","ll","xx"]
输出:2
解释:最长回文串是 "cc" ,长度为 2 。
"ll" 是另一个可以得到的最长回文串。"xx" 也是。

说明:

  • 1 <= words.length <= 10^5
  • words[i].length == 2
  • words[i] 仅包含小写英文字母。

思路

有一个字符串数组 words,其元素字符个数为 2,求从中选择任意元素组成回文串的最大长度。

统计每个元素的出现次数,如果数组元素的两个字符不同,要组成回文只能左右对称,计算对称的元素对数 cnt,长度为 cnt * 4。如果元素的两个字符相同,它可以全部放到中间,为了使回文最长,当出现更长的相同字符元素时,可以将原来放中间的个数 centerCnt,放到对称的两边,centerCnt / 2 * 4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5-25 1:03
 */
public class LongestPalindrome2131 {

    public int longestPalindrome(String[] words) {
        Map<String, Integer> map = new HashMap<>();
        for (String word : words) {
            char a = word.charAt(0);
            char b = word.charAt(1);
            map.merge(a + String.valueOf(b), 1, Integer::sum);
        }
        int res = 0;
        int centerCnt = 0;
        for (Map.Entry<String, Integer> entry : map.entrySet()) {
            String key = entry.getKey();
            char a = key.charAt(0);
            char b = key.charAt(1);
            if (a == b) {
                Integer cnt = entry.getValue();
                if (cnt % 2 == 1) {
                    res += centerCnt / 2 * 4;
                    centerCnt = cnt;
    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    res += cnt / 2 * 4;
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int cnt = Math.min(entry.getValue(), map.getOrDefault(b + String.valueOf(a), 0));
                res += cnt * 4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entry.setValue(0);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 + centerCnt * 2;
    }

}

性能

3362.零数组变换III

目标

给你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二维数组 queries ,其中 queries[i] = [li, ri] 。

每一个 queries[i] 表示对于 nums 的以下操作:

  • 将 nums 中下标在范围 [li, ri] 之间的每一个元素 最多 减少 1 。
  • 坐标范围内每一个元素减少的值相互 独立 。

零数组 指的是一个数组里所有元素都等于 0 。

请你返回 最多 可以从 queries 中删除多少个元素,使得 queries 中剩下的元素仍然能将 nums 变为一个 零数组 。如果无法将 nums 变为一个 零数组 ,返回 -1 。

示例 1:

输入:nums = [2,0,2], queries = [[0,2],[0,2],[1,1]]
输出:1
解释:
删除 queries[2] 后,nums 仍然可以变为零数组。
对于 queries[0] ,将 nums[0] 和 nums[2] 减少 1 ,将 nums[1] 减少 0 。
对于 queries[1] ,将 nums[0] 和 nums[2] 减少 1 ,将 nums[1] 减少 0 。

示例 2:

输入:nums = [1,1,1,1], queries = [[1,3],[0,2],[1,3],[1,2]]
输出:2
解释:
可以删除 queries[2] 和 queries[3] 。

示例 3:

输入:nums = [1,2,3,4], queries = [[0,3]]
输出:-1
解释:
nums 无法通过 queries 变成零数组。

说明:

  • 1 <= nums.length <= 10^5
  • 0 <= nums[i] <= 10^5
  • 1 <= queries.length <= 10^5
  • queries[i].length == 2
  • 0 <= li <= ri < nums.length

思路

有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,每一次操作可以将给定范围内的任意元素减 1,返回最多可以删掉多少个操作,使得剩下的操作能够将数组中的所有元素变为 0

对于元素 nums[0] 要将其变为 0 必须要操作 nums[0] 次,且操作范围必须包括 0,因此可以按照操作范围的左端点排序,每次选择右端点最远即覆盖最广的操作区间。可以维护一个由大到小的优先队列,从操作中选出左端点小于等于当前下标的操作,将其右端点放入队列。从队列中取出右端点大于等于当前下标的操作,使用差分数组进行区间修改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5-22 23:02
 */
public class MaxRemoval3362 {

    public int maxRemoval(int[] nums, int[][] queries) {
        PriorityQueue<Integer> q = new PriorityQueue<>((a, b) -> b - a);
        Arrays.sort(queries, (a, b) -> a[0] - b[0]);
        int n = nums.length;
        int[] diff = new int[n + 1];
        diff[0] = nums[0];
        for 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diff[i] = nums[i] - nums[i - 1];
        }
        int num = 0;
        int k = 0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num += diff[i];
            while (k < queries.length && queries[k][0] <= i) {
                q.offer(queries[k++][1]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while (!q.isEmpty() && q.peek() >= i && num > 0) {
                diff[q.poll() + 1]++;
                num--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if (num > 0) {
                return -1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q.size();
    }

}

性能

2900.最长相邻不相等子序列I

目标

给你一个下标从 0 开始的字符串数组 words ,和一个下标从 0 开始的 二进制 数组 groups ,两个数组长度都是 n 。

你需要从 words 中选出 最长子序列。如果对于序列中的任何两个连续串,二进制数组 groups 中它们的对应元素不同,则 words 的子序列是不同的。

正式来说,你需要从下标 [0, 1, ..., n - 1] 中选出一个 最长子序列 ,将这个子序列记作长度为 k 的 [i0, i1, ..., ik - 1] ,对于所有满足 0 <= j < k - 1 的 j 都有 groups[ij] != groups[ij + 1] 。

请你返回一个字符串数组,它是下标子序列 依次 对应 words 数组中的字符串连接形成的字符串数组。如果有多个答案,返回 任意 一个。

注意:words 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。

示例 1:

输入:words = ["e","a","b"], groups = [0,0,1]
输出:["e","b"]
解释:一个可行的子序列是 [0,2] ,因为 groups[0] != groups[2] 。
所以一个可行的答案是 [words[0],words[2]] = ["e","b"] 。
另一个可行的子序列是 [1,2] ,因为 groups[1] != groups[2] 。
得到答案为 [words[1],words[2]] = ["a","b"] 。
这也是一个可行的答案。
符合题意的最长子序列的长度为 2 。

示例 2:

输入:words = ["a","b","c","d"], groups = [1,0,1,1]
输出:["a","b","c"]
解释:一个可行的子序列为 [0,1,2] 因为 groups[0] != groups[1] 且 groups[1] != groups[2] 。
所以一个可行的答案是 [words[0],words[1],words[2]] = ["a","b","c"] 。
另一个可行的子序列为 [0,1,3] 因为 groups[0] != groups[1] 且 groups[1] != groups[3] 。
得到答案为 [words[0],words[1],words[3]] = ["a","b","d"] 。
这也是一个可行的答案。
符合题意的最长子序列的长度为 3 。

说明:

  • 1 <= n == words.length == groups.length <= 100
  • 1 <= words[i].length <= 10
  • groups[i] 是 0 或 1。
  • words 中的字符串 互不相同 。
  • words[i] 只包含小写英文字母。

思路

有一个长度为 n 的字符串数组 words,其中的字符串互不相同,同时它对应一个相同长度的二进制数组 groups,从二进制数组中找出一个相邻元素不同的最长子序列,并返回其在 words 中对应的子序列。

如何找相邻元素不同的最长子序列?只需选择所有数组元素,然后将相邻元素相同的元素删掉即可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5-15 8:51
 */
public class GetLongestSubsequence2900 {

    public List<String> getLongestSubsequence(String[] words, int[] groups) {
        List<String> res = new ArrayList<>();
        int prev = 0;
        int n = words.length;
        res.add(words[0]);
        for 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if (groups[prev] != groups[i]){
                res.add(words[i]);
                prev = i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;
    }
}

性能

2918.数组的最小相等和

目标

给你两个由正整数和 0 组成的数组 nums1 和 nums2 。

你必须将两个数组中的 所有 0 替换为 严格 正整数,并且满足两个数组中所有元素的和 相等 。

返回 最小 相等和 ,如果无法使两数组相等,则返回 -1 。

示例 1:

输入:nums1 = [3,2,0,1,0], nums2 = [6,5,0]
输出:12
解释:可以按下述方式替换数组中的 0 :
- 用 2 和 4 替换 nums1 中的两个 0 。得到 nums1 = [3,2,2,1,4] 。
- 用 1 替换 nums2 中的一个 0 。得到 nums2 = [6,5,1] 。
两个数组的元素和相等,都等于 12 。可以证明这是可以获得的最小相等和。

示例 2:

输入:nums1 = [2,0,2,0], nums2 = [1,4]
输出:-1
解释:无法使两个数组的和相等。

说明:

  • 1 <= nums1.length, nums2.length <= 10^5
  • 0 <= nums1[i], nums2[i] <= 10^6

思路

有两个非负数组,将其中的 0 替换为正整数并且使两个数组的所有元素和相等,求和的最小值。

判断两个数组中是否存在 0,如果不存在零,判断和是否相等,如果不相等返回 -1

如果数组中存在零,必须要将其改为正整数,为了使和最小,应改为 1

如果其中一个数组存在零,判断 修改后 数组的元素和是否大于另一数组的元素和,如果大于则无法使数组和相等返回 -1

如果两个数组都存在 0,取这两个数组修改后的最大和即可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5-10 20:50
 */
public class MinSum2918 {

    public long minSum(int[] nums1, int[] nums2) {
        long sum1 = 0, sum2 = 0;
        int cnt1 = 0, cnt2 = 0;
        for (int num : nums1) {
            sum1 += num;
            cnt1 += num == 0 ? 1 : 0;
        }
        for (int num : nums2) {
            sum2 += num;
            cnt2 += num == 0 ? 1 : 0;
        }
        if (cnt1 == 0 && cnt2 == 0) {
            return sum1 == sum2 ? sum1 : -1;
        } else if (cnt1 != 0 && cnt2 == 0) {
            return sum1 + cnt1 <= sum2 ? sum2 : -1;
        } else if (cnt1 == 0) {
            return sum1 >= sum2 + cnt2 ? sum1 : -1;
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return Math.max(sum1 + cnt1, sum2 + cnt2);
        }
    }

}

性能

2071.你可以安排的最多任务数目

目标

给你 n 个任务和 m 个工人。每个任务需要一定的力量值才能完成,需要的力量值保存在下标从 0 开始的整数数组 tasks 中,第 i 个任务需要 tasks[i] 的力量才能完成。每个工人的力量值保存在下标从 0 开始的整数数组 workers 中,第 j 个工人的力量值为 workers[j] 。每个工人只能完成 一个 任务,且力量值需要 大于等于 该任务的力量要求值(即 workers[j] >= tasks[i] )。

除此以外,你还有 pills 个神奇药丸,可以给 一个工人的力量值 增加 strength 。你可以决定给哪些工人使用药丸,但每个工人 最多 只能使用 一片 药丸。

给你下标从 0 开始的整数数组tasks 和 workers 以及两个整数 pills 和 strength ,请你返回 最多 有多少个任务可以被完成。

示例 1:

输入:tasks = [3,2,1], workers = [0,3,3], pills = 1, strength = 1
输出:3
解释:
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方案安排药丸:
- 给 0 号工人药丸。
- 0 号工人完成任务 2(0 + 1 >= 1)
- 1 号工人完成任务 1(3 >= 2)
- 2 号工人完成任务 0(3 >= 3)

示例 2:

输入:tasks = [5,4], workers = [0,0,0], pills = 1, strength = 5
输出:1
解释:
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方案安排药丸:
- 给 0 号工人药丸。
- 0 号工人完成任务 0(0 + 5 >= 5)

示例 3:

输入:tasks = [10,15,30], workers = [0,10,10,10,10], pills = 3, strength = 10
输出:2
解释:
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方案安排药丸:
- 给 0 号和 1 号工人药丸。
- 0 号工人完成任务 0(0 + 10 >= 10)
- 1 号工人完成任务 1(10 + 10 >= 15)

示例 4:

输入:tasks = [5,9,8,5,9], workers = [1,6,4,2,6], pills = 1, strength = 5
输出:3
解释:
我们可以按照如下方案安排药丸:
- 给 2 号工人药丸。
- 1 号工人完成任务 0(6 >= 5)
- 2 号工人完成任务 2(4 + 5 >= 8)
- 4 号工人完成任务 3(6 >= 5)

说明:

  • n == tasks.length
  • m == workers.length
  • 1 <= n, m <= 5 * 10^4
  • 0 <= pills <= m
  • 0 <= tasks[i], workers[j], strength <= 10^9

思路

//todo

代码

性能

2712.使所有字符相等的最小成本

目标

给你一个下标从 0 开始、长度为 n 的二进制字符串 s ,你可以对其执行两种操作:

  • 选中一个下标 i 并且反转从下标 0 到下标 i(包括下标 0 和下标 i )的所有字符,成本为 i + 1 。
  • 选中一个下标 i 并且反转从下标 i 到下标 n - 1(包括下标 i 和下标 n - 1 )的所有字符,成本为 n - i 。

返回使字符串内所有字符 相等 需要的 最小成本 。

反转 字符意味着:如果原来的值是 '0' ,则反转后值变为 '1' ,反之亦然。

示例 1:

输入:s = "0011"
输出:2
解释:执行第二种操作,选中下标 i = 2 ,可以得到 s = "0000" ,成本为 2 。可以证明 2 是使所有字符相等的最小成本。

示例 2:

输入:s = "010101"
输出:9
解释:执行第一种操作,选中下标 i = 2 ,可以得到 s = "101101" ,成本为 3 。
执行第一种操作,选中下标 i = 1 ,可以得到 s = "011101" ,成本为 2 。
执行第一种操作,选中下标 i = 0 ,可以得到 s = "111101" ,成本为 1 。
执行第二种操作,选中下标 i = 4 ,可以得到 s = "111110" ,成本为 2 。
执行第二种操作,选中下标 i = 5 ,可以得到 s = "111111" ,成本为 1 。
使所有字符相等的总成本等于 9 。可以证明 9 是使所有字符相等的最小成本。 

说明:

  • 1 <= s.length == n <= 10^5
  • s[i] 为 '0' 或 '1'

思路

有一个二进制字符串,每次操作可以反转前缀 0 ~ i,成本是 i + 1,也可以反转后缀 i ~ n - 1,成本是 n - i。求使字符串所有字符相等的最小成本。

如何操作才能使字符相等?相等字符是 0 还是 1?操作哪边才能使成本最小?

关键点是想清楚与是 0 还是 1 没有关系,只要相邻的元素值不同,就必须要反转,无非是考虑反转前缀还是后缀,每次操作只影响相邻的元素关系。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3-27 1:33
 */
public class MinimumCost2712 {

    public long minimumCost(String s) {
        int n = s.length();
        long res = 0;
        for (int i = 1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if (s.charAt(i) != s.charAt(i - 1)) {
                // i 表示反转 0 ~ i - 1,n - i 表示反转 i ~ n - 1
                res += Math.min(i, n - i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;
    }
}

性能

2829.k-avoiding数组的最小总和

目标

给你两个整数 n 和 k 。

对于一个由 不同 正整数组成的数组,如果其中不存在任何求和等于 k 的不同元素对,则称其为 k-avoiding 数组。

返回长度为 n 的 k-avoiding 数组的可能的最小总和。

示例 1:

输入:n = 5, k = 4
输出:18
解释:设若 k-avoiding 数组为 [1,2,4,5,6] ,其元素总和为 18 。
可以证明不存在总和小于 18 的 k-avoiding 数组。

示例 2:

输入:n = 2, k = 6
输出:3
解释:可以构造数组 [1,2] ,其元素总和为 3 。
可以证明不存在总和小于 3 的 k-avoiding 数组。 

说明:

  • 1 <= n, k <= 50

思路

定义 k-avoiding 数组是由不同的正整数组成,并且任意两个元素的和不等于 k 的数组。求长度为 n 的 k-avoiding 数组的最小和。

构造一个长度为 n 的正整数数组,要使和最小,需要从 num = 1 开始选,跳过 k - num

网友指出可以使用等差数列求和来计算,第一部分是 1 ~ m, m = min(k / 2, n) 和为 m * (m + 1) / 2,第二部分是 k ~ k + n - m - 1,和为 (n - m) * (2 * k + n - m - 1) / 2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3-26 0:13
 */
public class MinimumSum2829 {

    public int minimumSum(int n, int k) {
        int res = 0;
        int length = 0;
        int num = 1;
        Set<Integer> avoiding = new HashSet<>();
        while (length < n) {
            if (avoiding.contains(num)) {
                num++;
                continue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if (num < k) {
                avoiding.add(k - num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length++;
            res += num;
            num++;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;
    }

}

性能

2680.最大或值

目标

给你一个下标从 0 开始长度为 n 的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 k 。每一次操作中,你可以选择一个数并将它乘 2 。

你最多可以进行 k 次操作,请你返回 nums[0] | nums[1] | ... | nums[n - 1] 的最大值。

a | b 表示两个整数 a 和 b 的 按位或 运算。

示例 1:

输入:nums = [12,9], k = 1
输出:30
解释:如果我们对下标为 1 的元素进行操作,新的数组为 [12,18] 。此时得到最优答案为 12 和 18 的按位或运算的结果,也就是 30 。

示例 2:

输入:nums = [8,1,2], k = 2
输出:35
解释:如果我们对下标 0 处的元素进行操作,得到新数组 [32,1,2] 。此时得到最优答案为 32|1|2 = 35 。

说明:

  • 1 <= nums.length <= 10^5
  • 1 <= nums[i] <= 10^9
  • 1 <= k <= 15

思路

有一个整数数组 nums,最多可以对它执行 k 次操作,每次操作可以任选一个数将其左移 1 位。求操作后数组所有元素的最大或值。

操作集中到同一个数上可以将最高有效位移到最高,少一次操作最高位就低一位。问题的关键在于,如果所有数字都有相同的最高有效位,移哪个是不确定的。

这时就需要枚举操作数了,每选择一个操作数就需要重新计算其余元素的或值。由于或运算没有逆运算,我们无法撤销已经或进去的值。

直接的想法是计算或前缀、后缀,枚举所有元素,将其左移 k 次,然后与前后缀进行或运算,取最大值。

网友提供了另一种基于位运算的解法,计算全体元素的或值,同时计算所有 bit 位上存在重复 1 的位置,通过异或运算将当前元素对或值的贡献抵消,然后补上重复位置上的 1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3-21 0:08
 */
public class MaximumOr2680 {

    public long maximumOr_v1(int[] nums, int k) {
        int n = nums.length;
        int or = 0;
        int multiBits = 0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multiBits = multiBits | or & nums[i];
            or = or | nums[i];
        }
        long res = 0L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res = Math.max(res, or ^ nums[i] | multiBits | ((long) nums[i] << k));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;
    }

    public long maximumOr(int[] nums, int k) {
        int n = nums.length;
        int[] prefix = new int[n + 1];
        int[] suffix = new int[n + 1];
        for (int i = 1; i <= n; i++) {
            prefix[i] = prefix[i - 1] | nums[i - 1];
            suffix[n - i] = suffix[n - i + 1] | nums[n - i];
        }
        long res = 0L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res = Math.max(res, prefix[i] | suffix[i + 1] | ((long) nums[i] << k));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res;
    }

}

性能

1963.使字符串平衡的最小交换次数

目标

给你一个字符串 s ,下标从 0 开始 ,且长度为偶数 n 。字符串 恰好 由 n / 2 个开括号 '[' 和 n / 2 个闭括号 ']' 组成。

只有能满足下述所有条件的字符串才能称为 平衡字符串 :

  • 字符串是一个空字符串,或者
  • 字符串可以记作 AB ,其中 A 和 B 都是 平衡字符串 ,或者
  • 字符串可以写成 [C] ,其中 C 是一个 平衡字符串 。

你可以交换 任意 两个下标所对应的括号 任意 次数。

返回使 s 变成 平衡字符串 所需要的 最小 交换次数。

示例 1:

输入:s = "][]["
输出:1
解释:交换下标 0 和下标 3 对应的括号,可以使字符串变成平衡字符串。
最终字符串变成 "[[]]" 。

示例 2:

输入:s = "]]][[["
输出:2
解释:执行下述操作可以使字符串变成平衡字符串:
- 交换下标 0 和下标 4 对应的括号,s = "[]][][" 。
- 交换下标 1 和下标 5 对应的括号,s = "[[][]]" 。
最终字符串变成 "[[][]]" 。

示例 3:

输入:s = "[]"
输出:0
解释:这个字符串已经是平衡字符串。

说明:

  • n == s.length
  • 2 <= n <= 10^6
  • n 为偶数
  • s[i] 为'[' 或 ']'
  • 开括号 '[' 的数目为 n / 2 ,闭括号 ']' 的数目也是 n / 2

思路

有一个长度为偶数 n 的字符串,有 n / 2[]。定义括号能够匹配的字符串是平衡字符串。每一次操作可以交换任意两个下标对应的括号,求将字符串变平衡的最少操作次数。

[[]][][] 都是平衡字符串,如何确定该与哪个括号交换才能使操作次数最小?对于 ]][[][][,第一个与最后一个交换之后变为平衡字符串 [][][[]]。而如果选择与倒数第二个 [ 交换,会变成 []][,需要再交换一次才能变为平衡字符串。

平衡字符串有这样的性质:其前缀中 [ 的个数总是大于等于 ] 的个数。如果发现 ] 的个数超过 [,那么必须要进行交换。最好将它交换到最后,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它在前面前缀中对 ] 的贡献,将交换操作尽可能地延后,减小必须进行交换的次数。

也可以先将平衡的括号消掉,剩下的必然是 ]]]......[[[ 的形式。交换一次最多可以抵消 4 个,最少抵消 2 个,即 (stack.size() + 2) / 4

代码


/**
 * @date 2025-03-17 16:32
 */
public class MinSwaps1963 {

    public int minSwaps_v1(String s) {
        int n = s.length();
        int left = 0, right = 0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char c = s.charAt(i);
            if (c == '[') {
                left++;
            } else if (c == ']' && left > 0) {
                left--;
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right++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(left + right + 2) / 4;
    }

    public int minSwaps(String s) {
        int n = s.length();
        ArrayDeque<Character> stack = new ArrayDeque<>();
        for (int i = 0; i < n; i++) {
            char c = s.charAt(i);
            if (c == ']' && !stack.isEmpty() && stack.peek() == '[') {
                stack.pop();
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stack.push(c)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        return (stack.size() + 2) / 4;
    }

}

性能

2234.花园的最大总美丽值

目标

Alice 是 n 个花园的园丁,她想通过种花,最大化她所有花园的总美丽值。

给你一个下标从 0 开始大小为 n 的整数数组 flowers ,其中 flowers[i] 是第 i 个花园里已经种的花的数目。已经种了的花 不能 移走。同时给你 newFlowers ,表示 Alice 额外可以种花的 最大数目 。同时给你的还有整数 target ,full 和 partial 。

如果一个花园有 至少 target 朵花,那么这个花园称为 完善的 ,花园的 总美丽值 为以下分数之 和 :

  • 完善 花园数目乘以 full.
  • 剩余 不完善 花园里,花的 最少数目 乘以 partial 。如果没有不完善花园,那么这一部分的值为 0 。

请你返回 Alice 种最多 newFlowers 朵花以后,能得到的 最大 总美丽值。

示例 1:

输入:flowers = [1,3,1,1], newFlowers = 7, target = 6, full = 12, partial = 1
输出:14
解释:Alice 可以按以下方案种花
- 在第 0 个花园种 2 朵花
- 在第 1 个花园种 3 朵花
- 在第 2 个花园种 1 朵花
- 在第 3 个花园种 1 朵花
花园里花的数目为 [3,6,2,2] 。总共种了 2 + 3 + 1 + 1 = 7 朵花。
只有 1 个花园是完善的。
不完善花园里花的最少数目是 2 。
所以总美丽值为 1 * 12 + 2 * 1 = 12 + 2 = 14 。
没有其他方案可以让花园总美丽值超过 14 。

示例 2:

输入:flowers = [2,4,5,3], newFlowers = 10, target = 5, full = 2, partial = 6
输出:30
解释:Alice 可以按以下方案种花
- 在第 0 个花园种 3 朵花
- 在第 1 个花园种 0 朵花
- 在第 2 个花园种 0 朵花
- 在第 3 个花园种 2 朵花
花园里花的数目为 [5,4,5,5] 。总共种了 3 + 0 + 0 + 2 = 5 朵花。
有 3 个花园是完善的。
不完善花园里花的最少数目为 4 。
所以总美丽值为 3 * 2 + 4 * 6 = 6 + 24 = 30 。
没有其他方案可以让花园总美丽值超过 30 。
注意,Alice可以让所有花园都变成完善的,但这样她的总美丽值反而更小。

说明:

  • 1 <= flowers.length <= 10^5
  • 1 <= flowers[i], target <= 10^5
  • 1 <= newFlowers <= 10^10
  • 1 <= full, partial <= 10^5

思路

有一个整数数组 flowersflowers[i] 表示下标为 i 的花园种植的花的数目。花园的美丽值通过以下方式计算:

  • 花园中花的数目大于等于 target,称该花园是完善的,美丽值 = 所有完善花园的个数 * full
  • 花园中花的数目小于 target,美丽值 = 所有花园中花的最小数目 * partial

Alice 可以向任意花园中种花,新种的花的数目不超过 newFlowers,求花园的最大美丽值。

// todo

代码

性能